作文《成長路上的陽光》;作文《成長路上的陽光》650字
成長路上的陽光
成長路上,我很慶幸有書籍相伴,它如同一抹陽光,照耀著我成長。
小學的時候,常聽老師提起蘇軾。他一生的仕途極不稱意,在官場中常被詆毀,一貶再貶,遠離家鄉。可是他不僅沒有灰心,反而更加曠達。在雨中長嘯:“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蘇軾的詩詞中我體會到了那份堅強與曠達。
慢慢長大,讀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我心中別有一番滋味。張岱雖身處亂世之中,卻依舊不忘淡泊致遠的可貴。寒冬深夜前往湖心亭看雪:“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無人處,少了口舌紛爭、世俗煩擾。他并不刻意追求那些人為的風景,而是喜愛自然本身的面貌。從張岱的文字中,我明白要看輕名利,擁有一顆寧靜致遠之心。
上了中學,翻開梭羅的《瓦爾登湖》,我的心再一次沐浴在陽光下。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拜金主義思想和享樂主義思想開始大行其道,聚斂財富成了人們生活的唯一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們開始不顧一切、瘋狂貪婪地霸占有限的自然資源。開墾荒地的同時,大面積的森林隨之消失,機器的轟鳴聲隨處可聞,鳥兒的歌聲卻難以尋覓。就在整個自然生態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與污染、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變得岌岌可危之時,梭羅不顧眾人的阻攔,毅然開始尋找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園。他隱居瓦爾登湖,開始了自給自足的生活,與農夫和鄰里交往,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與自尊,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理想。兩年之后,一本體現真正的“生態關懷”的書———《瓦爾登湖》應運而生。思想在綠水青山中得到凈化的他在開篇寫道:“淺淺的一層溪水流逝了,但永恒留在了原處。”梭羅的書讓我明白,要平息焦躁之心,淡定面對這個世界。
回看現實,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還有多少人保持著讀書的習慣呢?網絡“熱搜”時時更新;成千上萬的短視頻蜂擁而至……我們深受互聯網影響,生活中缺少詩和遠方。
我想,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之路上,都需要書籍的陪伴,都應該用心去體會其中蘊含的堅強曠達、隱忍安寧的力量。“一啄一食,莫非前定;一顰一笑,皆是因緣。”愿我們始終沐浴在書籍這抹純凈無瑕的陽光下,不畏風雨,砥礪前行,一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