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冷不熱的光景講章(生命中的一根刺講章)
懶惰可以說是人的天性,是導致靈性貧乏的原因之一,也是工作事業不能有更大突破的一種阻礙。相信我們都不喜歡懶惰的人,神更是不喜悅懶惰,所以,經文多處教導我們不能懶惰。圣經《耶利米書》48:10 說:“懶惰為行事的,必受咒詛。...。”新世紀圣經譯本是這樣翻譯的:“不努力去作的工作的,該受咒詛。”可見,神不喜悅懶惰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成了一種咒詛。我們的神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為祂作工拖拖拉拉,不冷不熱,懶散懈怠。其實,懶惰常常隨時隨地的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只要稍微松懈,就會乘虛而入,侵蝕我們的靈魂,使我們麻木不仁,攔阻我們的工作,使我們不思進取。
《羅馬書》12:11節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里火熱,常常服事主。”這里“殷勤”原文的意思是:熱切、迅速;“懶惰”原文的意思是:遲延、怠惰。“常常服侍主”意思是:要利用機會及時服事主。經文大致意思是: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懷著熱切的心情去服侍主。當然,服侍主不只局限于教會里的工作,還涉及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貫穿于我們人生中的每個層面。懶人的家里總是臟亂無序,讓人看著不舒服,殷勤人的家總是干凈舒適,給人以溫馨的感覺,生活上懶惰者,是很難榮耀神的。天道酬勤,事業有成者,必是一個勤奮的人,懶到渾身生銹的人,總是一事無成。工作上的懶惰者,也很少能夠見證神。
馬丁路得有句話:良機對于懶惰者沒有用,但勤勞可以使平常的機遇變成良機。很多無所事事的人,不是上帝不給他機會,乃是人的懶惰攔阻了機會。箴言書6:6-8節,經文說:“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是的,螞蟻沒有誰任務式的督促和監管,在夏天,卻能想到在不久的將來要面臨寒冷的冬天,居安思危,抓住夏天積糧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儲藏糧食,以備冬用。螞蟻的智慧和殷勤,正是今天我們靈性生活的一種欠缺。人不怕暫時的貧窮和缺乏,就怕永遠的懶,貧而懶惰乃真窮,賤而無志乃真賤!懶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種。到收割的時候,他必討飯而無所得(箴20:4)
有種人屬于思想懶惰。看起來也很勤奮,圣經天天讀,卻過目就忘,不見大的長進,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懶惰,不愿意動腦子,圣經說:“惟喜愛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 這里的思想就是默想的意思,默想是需要靠圣靈帶領,動腦用心慢慢咀嚼的,讀經只有勤于用腦思想經文,才能更加有效。思想懶惰的人,不愿創新,喜歡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下將就湊合,這種人做起事來也很難有進展。
還有一種懶惰者,喜歡在腦袋里規劃宏圖,卻不愿付諸行動,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紙上談兵,閉眼做夢,一無所得。
另外一種人,象螞蟻一樣,知道抓住機會,懂得思考規劃,一旦立定目標,立馬落實自己的想法,不拖不延,并能持之以恒。勤奮是智慧的雙胞胎,懶惰是愚蠢的親兄弟。光有智慧沒有行動,懶惰就會生根發芽!光有行動,沒有智慧,工作事業就不會卓越,這類既用腦又動手的人,往往是在各自領域中出類拔萃的人。
我們不妨在內心深處問問自己:我的不作為是因為“懶”嗎?計劃不能付諸行動是因為“懶”嗎?半途而廢是因為“懶”嗎?靈性不長進是因為“懶”嗎?對神的托付是否因為懶惰而推托懈怠呢?對圣靈的感動是否因為懶惰而無動于衷呢?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9:4~5)。愿我們殷勤不懶惰,珍惜現在的日子,多做主工。勤奮努力,在各行各業中榮耀我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