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簡潔的板書設計_望天門山優秀教案板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和不同皴法的特點,繪制一幅山水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討論等教學過程,了解山水畫的內涵、藝術特色,能夠選用合適的皴法創作一幅作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感受山水畫的過程中,養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尊重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山水畫的技法和皴法并繪制作品。
【教學難點】準確掌握山石皴法,創作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畫作品。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播放山水畫作品《長江萬里圖》,并對學生進行提問:大家知道這是什么題材的畫作嗎?以前有沒有見過?順勢引出課題——《情景交融的山水畫》。
(二)直觀感知
展示《溪山行旅圖》《踏歌圖》《長江萬里圖》,提出問題:通過老師展示的這幾幅作品,談一談,你認為什么是山水畫?
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以水墨或水墨線條為根本元素,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稱為中國山水畫。
(三)形式分析
欣賞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并提問:哪位同學分析一下《溪山行旅圖》描繪的是什么內容?學生認真觀察并回答,
教師總結:畫面中巨峰壁立,幾乎占滿了整幅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飛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整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了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
提問:進一步思考其用了什么創作形式?
教師總結:在這幅畫上,作者著力描繪山石的氣勢。在筆法上,用雄健的筆墨勾勒出山石的輪廓和山石的紋路。層次豐富,墨色濃重,整個畫面氣勢逼人。
提問:體現了什么情感?
教師總結:體現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詩情畫意的感覺,畫面中有一種時間藝術的感覺在其中,以及畫家對山水的熱愛之情。
(四)示范講解
畫山石的步驟,教師范畫:
- 勾,將物體的外輪廓、主要脈絡關系勾勒出來,它起到撐起骨架的作用。用筆要肯定、果斷、有力。
- 皴,體現對象的質性。表現出物體的體積。
- 擦,運用擦筆須不見筆,顯出的墨色“松”而“毛”,可達到蒼茫的效果。它的作用是補勾、皴的不足,或使皴筆渾成,增加過渡墨跡。
- 染,皴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畫之物。
- 點,也稱點苔,它可用于表現草苔之類附生于石、樹身上的小植物,或遠山(遠景)的小樹,或提醒畫面,使之更趨精神。
(五)實踐展評
為詩作畫,嘗試表現一幅山水畫作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每個小組內評選一幅優秀作品,將作品展示在作業展示板上,開一個小型作品展覽會。請作者說一說自己的創作構思,請同學們評議。最后老師進行點評,以鼓勵性、建議性評價為主。
(六)小結作業
總結本節課重點內容,教師提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嘗試水墨山水畫的創作,激起對山水畫的熱愛,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四、板書設計
情景交融的山水畫
1.概念
2.意境:詩情畫意
3.山石的畫法:勾、皴、擦、點、染
習題練一練
1.小剛學習不好,每次上課老師總安排他做一些些與學習無關的事,老師的做法侵犯了小剛的( )。
A. 學習權
B. 受教育權
C. 集會權
D. 人身權
【答案】B.
【解析】題干中教師的行為侵犯了小剛的受教育權。
2.學生亮亮平時比較淘氣,經常在課堂上搗亂,因此班主任在上公開課時安排亮亮去和其他班的學生上體育課,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確,能夠保證課堂秩序和公開課質量
B. 正確,照顧到亮亮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C. 錯誤,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是學生的權利
D. 錯誤,讓亮亮和其他班學生上課會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
【答案】C
【解析】參加教育教學是學生的權利。班主任的做法是錯誤的。
3.張老師責令考試成績不及格的小強停課半天寫檢查。張老師的做法( )。
A. 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學生
B. 合法,教師有管理學生的權利
C. 不合法. 侵犯了小強的人身權
D. 不合法,侵犯了小強的受教育權
【答案】D
【解析】受教育權是學生最基本的權利+張老師責令小強停課,侵犯了小強的受教育權。
4. 教師不得對學生進行謾罵、體罰、變框體罰和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這是由學生的( )決定的。
A. 人身自由權
B. 隱私權
C. 人格尊嚴權
D. 受教育權
【答案】C
【解析】人格尊嚴權指公民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5. 班主任李老師在教室后邊堆放清潔工具的角落旁邊設置了一個特殊座位,離其他同學有幾排位置距離,凡是班上調皮和違反課堂紀律的同學就安排在特殊座位聽課。這一做法( )。
A. 錯誤,是體罰學生的錯誤方法
B. 正確,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有效手段
C. 正確,是既保證學生的受教育權,又履行了教學管理權的有效方法
D. 錯誤,是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的錯誤做法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