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草的詩句六年級,描寫春草的詩句六年級下冊語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古往今來的墨客騷人往往給草賦予許多詩的意象,被看作生命的象征、人格的體征、愛情的寄托與愁思的表達,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
在古希臘神話中,美麗女神賽林克絲變成了蘆葦,中國古代神話中天帝之女巫山女神瑤姬相傳為瑤草幻化而成。《詩經(jīng)·周南·芣苢》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芣苢是一種野草,它的種子可以藥用,是醫(yī)治難產(chǎn)的婦科良藥。春天來臨,萬物復(fù)蘇,象征著生命美好的草自然成了人們歌詠的對象,于是有了“池塘生春草,園抑變鳴禽”“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佳作名句。芳草還被賦予人格的體征,“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在《離騷》中,以芳草而自喻。“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jīng)》中芳草成為愛情的寄托。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則用來表達對愛情的相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則是一種愁思的表達,表現(xiàn)出對社會歷史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和傷時憫世的悲涼情懷。
點絳唇·金谷年年
【宋】林逋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馀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王孫去,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
斯人已逝,名園無主,昔日繁華的金谷園,年復(fù)一年,如今已是雜樹叢生,蔓草遍地了。落英繽紛,在煙霧蒙蒙和淅瀝細雨中,無可奈何地凋零。
離別時難舍難分,在長亭設(shè)宴餞行,唱起離別的歌,直到日薄西山,才終于分手。放眼望去,所有的道路都延綿著萋萋郁郁的連天碧草,使人產(chǎn)生茫茫無涯的無限惆悵。
林逋的《點絳唇》是一首詠草杰作,它以春色寫草,以離別詠草,化用前人典故、詩句,寫得情思綿綿、凄楚哀婉而又高遠無痕。詞的上片描寫荒園春色凋零,春草茂盛;下片寫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這首詞寫春草,卻通篇不見一個“草”字,而是從寫景、抒情和化用典故、詩意中暗示說明。
蘇幕遮·草
【宋】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春草掩映下的茅屋在晨露中若隱若現(xiàn)。芳草萋萋,正生長得茂盛。雨后萬物澄澈、江天開闊,一片明媚的景象。到處都顯露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那離離宦游的少年才子,早早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嫩綠的草色與之相映,顯得十分相宜。
春天將盡,少年思歸的心緒十分濃郁,他暗自埋怨那些公子王孫,為什么不早點回來,以致天晚迷路了。梨花落盡,春色匆匆歸去,一輪殘陽無力地掛在天邊,一片遲暮的景象。這亦正如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慢慢消逝。
梅堯臣的這首詠草詞以擬人化手法描繪了春草的形象和特色,抒發(fā)了惜草、惜春的情懷,寄寓了詩人的身世之感。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此詞通篇不著一“草”字,卻用環(huán)境、形象、神態(tài)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具備。
少年游?
【宋?】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當春獨立,我久久地憑欄遠眺,把十二欄桿一一拍遍。春草呈現(xiàn)出明朗的碧色,一直延伸至目盡之處與天相接。在二三月的初春,千里萬里到處是連天的芳草,令傷離的愁人倍增苦痛。
謝靈運曾吟詠過“池塘生春草”的名句,江淹《別賦》也提到過“送君南浦”,這些都是由眼前無邊草色所勾起的離愁別緒。最是那疏雨黃昏,更叫人別情依依,離夢纏繞,魂魄不能自已。
梅堯臣在歐陽修那里做客,座中有人稱贊林逋所作《點絳唇》詞,堯臣不服氣,即席作了一首《蘇幕遮·露堤平》。歐公在志節(jié)贊賞梅作之后,也即席作了一首詠草詞,就是這首《少年游》。時人拿這三首詞進行比較后,認為歐詞不但超過林、梅二作,即使與唐人溫庭筠、李商隱的同類作品相比,也毫不遜色。此詞之所以能超越同類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它并不像一般詠物詞那樣單純地描繪物的形態(tài),而是形神兼?zhèn)洌晌锛叭耍銓懥巳说母星椋脑⒘巳说乃枷搿?/p>
少年游·草
【宋?】高?觀?國?
春風(fēng)吹碧,春云映綠,曉夢入芳茵。軟襯飛花,遠連流水,一望隔香塵。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憶翠羅裙。冷落閑門,凄迷古道,煙雨正愁人。
春風(fēng)吹綠了芊芊的芳草,在飄動的白云映襯下顯得那樣蔥翠可愛。蒙茸的草地伴隨著流水伸向天際,花瓣輕輕地灑落在草上,這是多么迷人的芳景。可是美人的蹤跡被無邊的芳草隔斷,即使追尋到夢里也只是一個凄迷的短夢而已。
茂盛的萋萋芳草勾起多少江南愁恨,引發(fā)起對遠隔香塵的伊人的無限思念。然而冷落孤寂的庭院之中,庭草無人隨意綠,凄暗迷蒙的古道之上,滿目的煙雨令人惆悵不已。
此詞通過寫草色來抒發(fā)詞人的離愁別恨。詞人虛寫夢境,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場幻境,美人的蹤跡被無邊的芳草隔斷了。接著轉(zhuǎn)寫實境,寫醒后的情懷。從草字生發(fā),通過綠化羅裙這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飾來抒發(fā)他對遠隔香塵的伊人的思念。末三句,“冷落閑門”,見出庭院之孤寂,“凄迷古道”,流露出望遠之悲心,以“煙雨”作結(jié),將草色、離情與迷蒙的雨色化為一片,情景交融,凄然無盡。
菩薩蠻?
【宋?】高?觀?國
春風(fēng)吹綠湖邊草。春光依舊湖邊道。玉勒錦障泥。少年游冶時。
煙明花似繡。且醉旗亭酒。斜日照花西。歸鴉花外啼。
春風(fēng)吹綠了湖邊的芳草,湖邊的道路上,頓時滿目春光。少年跨上玉勒錦鞍的寶馬徜徉在春風(fēng)駘蕩的湖邊,那是多么的風(fēng)流倜儻,多么的引人注目。
早春的湖邊煙水明媚,岸上的紅花像是繡在輕綃上似的,分外艷麗。聊且到這酒店中以求一醉。他在旗亭里沉入了長久的回憶,直到歸鴉啼才將他從沉思中喚醒,此時已是夕陽西下。
這是一首到湖邊尋覓舊夢的小詞,寫得很是清麗蘊藉。詞的上片回憶少年時代來到湖邊時的情景;下片繼續(xù)寫對那次游冶的追憶與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