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在山頂發的朋友圈(適合在山頂發的朋友圈詩句)
離開嘈雜的城市,來到這個幽靜的海邊小鎮,是我和老伴退休后的一個共同決定。
每天我和老伴起個大早,站在海邊看日出,享受這難得的安寧。
我叫李鳳英,老伴叫張建軍,我們是老師,在這個小鎮上買了間小別墅安度晚年。
30年的風雨同舟,他就是我生命的另一半。
退休之后,我倆每個月的退休金都有5000多元。我們并不富裕,但餐食起居無憂,偶爾出去走走也綽綽有余。
“老婆,咱們去長白山吧,登上天池,看那銀裝素裹的雪山!”張建軍眼里閃爍著光,他知道這是我的夢想。
“好??!等過完年我們就去!”我開心地握著他粗糙的大手。
我們訂了春節后去長白山的機票,興奮得好像回到了年輕時。老伴還特意給兩個孩子打電話報備,生怕他們擔憂。
“兒子,你們爸媽準備春節后去長白山玩幾天,手機可能沒信號,你們別擔心啊!”老伴囑咐兒子張峰。
“知道了知道了,你們自己小心點就行。”兒子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我心里略感空落,但也理解兒子工作繁忙,沒空搭理我們這些老頭老太。
出發前一天,老伴高興得睡不著,抱著我說:“媳婦兒,明天咱就能去天池了,太激動了!”
我也滿懷期待,握著他因為病痛留下的老繭,沉入甜美的夢鄉。
這就是我們期盼已久的退休生活,沒有功名利祿,只有簡單的天倫之樂。我深知,我一生的伴侶,就是我的老伴張建軍。
就在我們期待著和老伴一起去長白山時,兒媳柳梅的一系列舉動,卻讓我對她大失所望。
柳梅是老伴的獨生女,生性聰明能干,開始和兒子張峰結婚時,我還挺欣賞她的。
我記得有一次,老伴身體不舒服,我讓兒子買點營養品給爸爸補補。老伴一聽兒子買東西,高興還來不及,沒想到柳梅直接拿走說要帶回她娘家!。
“誒,這些東西都是給你爸爸買的,拿回去干嘛?”我驚訝地說。
“我媽他們也需要啊,反正叔叔阿姨家里東西多得很,給我媽他們也沒什么吧?”柳梅理直氣壯地說。
我和老伴對視一眼,都愣住了。倒不是為那幾瓶營養品,而是她這種沒大沒小的態度,實在叫人無法接受。
之后柳梅經常這樣,把我們給兒子的東西大包小包拿回她娘家,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
更讓我傷心的是,過節她也是這樣。中秋節一到,他們買好月餅就開車回娘家去了,只給我們留了寥寥幾盒沒吃過的。
“阿姨,我們給你買的月餅放門口了,我們去我娘家了。”柳梅掐著時間跟我打過招呼就走了。
“行行行,你們去吧去吧。”我強忍著淚水目送他們離開。
我泡了杯紅茶,和老伴在空蕩蕩的屋子里對面無言。過了半晌,老伴嘆了口氣說:“兒媳婦現在去得最多的地方,竟然是她娘家,我們這些老骨頭她是真的一點都不放在眼里。
我輕輕握著老伴的手,眼淚終于流下來。原來,我們的房子,在兒媳眼里不過是她娘家人的一個免費旅店。
看著兒媳柳梅的所作所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為了討她歡心,維持表面和睦,我決定把老伴一半的退休金都交給她處置。
“阿姨,這個月的退休金我就不給叔叔了,都給我置辦家用吧。我最近手頭比較緊。
”柳梅抱著孩子,一臉討好地望著我。
我本想責備她拿走老伴的錢不合適,但看她一副可憐相,也不忍心發作:“好吧,你先用著,有困難盡管說。
柳梅開心地道了謝,接過老伴的退休金就笑盈盈地走了。我心想,這樣她對我們的態度或許能好一點。
果然,從那之后,柳梅對我変得親熱起來,經常買我和老伴愛吃的東西,細心照顧我們的起居。
“阿姨,這段時間辛苦您了,這是鮮魚,我今早去市場買的。叔叔喜歡吃吧?”柳梅拎著幾條活蹦亂跳的鮮魚,笑吟吟地站在門口。
“來來來,叔叔最愛吃這個了!”我高興地把她迎進屋,心里激動不已。
晚上我興沖沖地給老伴做了個魚香肉絲??此缘媒蚪蛴形兜?,我感慨道:“我們兒媳婦變了,以后肯定會待我們更好了。
老伴看了我一眼,沒說什么,只是嘆了口氣搖搖頭。我沒在意,高興地催他多吃些。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年,我天真地以為,柳梅終于打開心扉,接受了我這個干娘。
我的兒媳,終究還是那個不把公婆放在眼里的女人。
那一天,老伴在陽臺摔了一跤,被緊急送進了醫院。檢查結果令人心寒,他的髖骨摔斷了,必須立刻進行手術。
“峰峰,你爸爸摔斷了腿,醫生說必須手術。你趕緊把爸爸的退休金卡給我,我去交醫藥費!”我著急地對兒子張峰說。
“媽,你別急,我最近手頭也緊張,得想想辦法。”兒子語氣含糊。
“你爸爸現在生死關頭,你還想什么辦法!快點把卡給我!”我紅著眼睛催促道。
沒想到,兒子和兒媳居然推三阻四,死活不肯拿出老伴的退休金。我氣得用力跺腳,這才知道,我白白把老伴的錢給了他們。
無奈之下,只能求女兒幫忙了。好在女兒很快就匯了錢過來,老伴總算進行了手術。
原來,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乖巧聽話的孩子了。
手術后老伴一直很虛弱,我天天守在他床前,心如刀絞。這時,兒子給了我5000塊錢,說是醫藥費。
過了一個月,老伴的情況越來越糟,終于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在我的哭喊中離開了人世。
老伴的葬禮很簡樸,兒子一家匆匆趕來便匆匆離去,并未多留。墓碑前只剩我一人痛苦不已。
從那天起,我再也沒去求過兒子什么。我明白了老伴的遺愿,我要自立自強,迎接嶄新人生。
老伴去世后,我一個人生活在我們曾經的愛巢里,每天面對著熟悉又陌生的一切。
“鳳英,這邊兒的風景真好,空氣清新!我們退休后就搬到這邊兒來吧?!蔽矣浧鹄习樯皩ξ艺f的話,眼淚再次奪眶而出。
但很快我就振作起來,決心要好好生活,不再被過去的傷痛困擾。我一個人去了很多老伴生前想去的地方,盡情感受這些風景,仿佛他就在我身邊。
我去了張家口,站在千年古剎懸空寺前,目睹香火繚繞;我去了鳳凰古城,漫步在滄桑的古街上,聆聽萬年流淌的民謠;我去了北戴河,赤腳踩在細軟的沙灘上,任海風吹拂我銀白的頭發。
在旅程中,我結識了許多和我一樣獨自旅行的老人。我們成了好朋友,經常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享受天倫之樂。
“鳳英,過年我們一起去長白山吧,登上天池,看銀裝素裹的雪山!”老同學高燕對我說。
“好呀!”我眉開眼笑,握緊了她的手。
我的生活富足而充實,再也不需要兒女的施舍。我會一直游覽下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就在我獨自游歷的時候,兒媳柳梅在朋友圈的一條評論,再次刺痛了我。
那是五一假期,我跟著一群老年旅行團去了華山。結果遇上了突如其來的大風,很多游客被困在了山頂觀景臺,沒法下山。
沒想到,兒媳很快就在下面評論了一句:“現在出門旅游的老人太多了,都怪國家給的退休金太多,老人家也開始隨大流了!”
我氣得渾身顫抖,差點就當場回懟她。我明白這是兒媳在影射我,她眼里我就是靠退休金吃閑飯的老人!
的確,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游玩,很少回家看望他們。但是,我的旅行難道不應該由我自己說了算嗎?退休金是我辛苦工作幾十年才得到的,憑什么兒媳這樣否定我的生活方式!。
我沉默了一會兒,還是忍住了沒有回復。但我知道,我和兒媳之間的鴻溝,已經無法彌合了。
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聯系過兒子和兒媳。聽說他們搬到了新樓盤,孩子上好學校,過得很滋潤。
也許兒女永遠無法理解老人的選擇,但這已經不再困擾我。我的生命屬于我自己,我會以我自己的方式去度過。
這一生,我經歷了太多起起伏伏。當我獨自一人時,我不禁思考,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回想起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竟然已記不太清我的兒女。我唯一牽掛的,還是老伴的笑臉。
老伴說,當孩子長大成人,我們終究要學會自立?,F在我才恍然大悟,他的話是多么正確。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我們需要經濟獨立,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幸福。
我看到病榻上的老伴,和匆匆離去的兒女,才知道血濃于水的美談不過是幻覺。
所以,我呼吁所有即將退休的老人,一定要留足生活費用,不要把所有積蓄拱手讓給子女。
他們終究會長大成人,擁有自己的家庭。當你遭遇不幸時,他們未必會伸出援手。
我的學生們都事業有成,給我寄來慰問信與照片,讓我感受到久違的驕傲與快樂。
年輕時,我以為兒女會疼我愛我,最后卻給我沉重一擊。而我的弟子們,才是我生命中真正的意義。
這輩子我不會再對兒女抱有期待,但我會繼續用我的方式生活,直到我仰面倒下的那天!
這些年發生的種種,讓我對家庭有了更深的思考。一個家庭,尤其是隔代同堂的大家庭,難免會出現問題。
兒女不孝,可能源于我們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我們是不是過分地溺愛他們,讓他們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還是我們的要求太苛刻,讓他們對家庭缺乏責任感?這需要反思。
另一方面,我們老人也要學會自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能把全部精神和經濟都寄托在兒女身上,要保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圈子。
我看到了太多因為對子女過分依賴,結果遭遇冷遇的老人。他們把畢生的愛和期望都給了子女,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晚年的生活必須尋找到意義,不要隨隨便便就感到空虛和寂寞。我可以通過旅游、讀書、交友等方式豐富我的精神世界。
我也會寬容地看待這些年發生的一切。兒女終將有自己的生活,而我也必須自主選擇屬于我的人生道路。
家庭問題難免還會發生,但我已豁達看開。我會珍惜現在,生活在當下,遇到困難也不再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