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下片教案、沁園春長沙教案免費下載
基于單元視角,高中的語文課程標準已經明確強調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即通過群文閱讀擴展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整體掌握文本的主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巧妙設計群文閱讀方案,朝著既定的教學目標挖掘語文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目標精準化,奠定群文閱讀基礎。高中語文教師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應精準化進行目標擬定,組織學生從整體上掌握學習的重難點。群文閱讀過程中,議題是比較關鍵的組成部分,教師要結合單元的視角帶領學生領悟文本之間的內在關聯,引導學生積累學習經驗,促進學生有效閱讀。
教師所有教學設計的文字表述都要站在學生角度,而不是教師角度。比如在目標的表述上,應該是一節課學生學習的目標、學習和完成的任務,而不是“三維式”的課程目標。同時表述的角度要站在學生方面,也就是目標要分條表達,注意動詞的使用,要準確、細化,做到具體可測。教師要懂得:目標是綱,綱舉目張,相關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應該圍繞目標進行。比如《沁園春·長沙》、《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都是經典篇目,對應的文化道德教育價值比較顯著,教師進行群文閱讀指導時,應精準化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從教材入手判斷學習主題,強調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任務情境化,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教師在創新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情境,讓學習真正發生。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圍繞群文閱讀的指導思想,引進多樣化學習素材,組織學生從整體上分析文本的結構與體系,挖掘語言的內涵與審美情懷,實現融情于境的實踐目標。教師在具體實踐中,要引導學生投入到情境探索中,挖掘群文閱讀的主題思想,逐步完善群文閱讀的組織體系。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這一單元的群文閱讀,教師要帶領學生感受情景交融,賞析人生。學生可以在自然環境的渲染中體會世界萬物的奇妙,得到深入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比《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了解作者使用語言的特點和藝術手法,對內在的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進行研究。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給學生呈現圖片與視頻,讓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情境中了解自然的美妙,賞析文本中提到的“田田的葉子”等句子,感知文本傳遞的情懷。
學習活動化,加深學生實踐感知。教師應通過一定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教學體系,關聯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通過補充課程學習資源、優化課程學習方法、整合課程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難度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索,以問題為驅動,帶領學生細致分析群文閱讀的組成要素,掌握文本的基本結構和藝術特征,提煉群文閱讀的主旨,使學生可以在群文閱讀中積累文學素材。比如教師組織學生閱讀《祝福》《裝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說,可提出問題:小說描寫了怎樣的事情?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小說的情節分別是如何設定的?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研究小說的寫作手法和創作思路,形成一定的批判意識,從而實現深層次的群文閱讀目標。
語文教師要思考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利用群文閱讀的思路帶領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和運用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及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巨野縣第一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3年09月20日第7版
作者:王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