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時代我的新時代作文(新時代的我三百字)
作者:樊銳(北京)
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我們遭遇的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可以說是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其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中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定信心、迎難而上,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使黨的領導方式更加科學,全黨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突出表現在:
“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人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實踐證明,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航向。“兩個確立”是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實踐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鮮明提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慶祝中國成立100周年大會2021年7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制定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以及一系列工作條例;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重要原則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各項制度,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確保黨在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方面。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制定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健全黨管干部、選賢任能制度;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制度;建立健全全面推進黨的各方面建設的體制機制。
把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中,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全黨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空前提升,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得到全面加強,一個時期以來的模糊和錯誤認識得到糾正,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現象得到扭轉。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決策,把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總體布局高度,堅持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突出表現在: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推進改革。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得到鞏固提升;2021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全國14億多人口不斷邁向共同富裕,其中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并不斷擴大。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彼此貫通,實現過程民主和結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相統一。人民的民主生活豐富多彩。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為維護人民利益奠定了堅實制度基礎。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后,各族代表走出(王毓國攝)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自信顯著增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踐行。革命文化大力弘揚。公共文化服務的豐富性、便利性、均等性顯著增強。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文化娛樂領域亂象得到有效整治。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大。
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加強社會建設,續寫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續增加,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2189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下降到29.2%、32.7%。就業局勢長期穩定,就業質量顯著提升。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已建成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內的當代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社會保障惠及全民,基本建成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在內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健全,醫療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健康中國行動加快推進。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提升,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成效顯著。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建立普惠性托育園為破解“托育難”提供新思路。圖為孩子們在社區普惠性托育園愉快地活動(鄭鵬攝)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制定實施嚴格的生態文明制度,基本形成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框架體系,基本實現各環境要素監管主要領域全覆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堅持系統觀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增強生態系統整體性,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金秋時節,安徽省黟縣柯村金色的田野與遠山、云海、民居交相輝映,展現出美麗鄉村的豐收圖景(潘成攝)
治理荒漠化中,“麥草方格”固沙法蜚聲世界。圖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工扎麥草方格固沙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戰略目標不動搖,緊緊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三個戰略舉措不放松,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開創新的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首個“全面”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突出表現在: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行標準下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脫貧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部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實現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有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33項過渡期銜接政策出臺實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全面建立。鄉村振興開局良好,鄉村產業蓬勃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轉型升級,休閑旅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公共設施提檔升級。善治鄉村加快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實現。
曾在央視舞臺上表演的舞蹈機器人展現科技與美的完美結合
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對食用菌產業進行重點打造。圖為農戶正在采摘成熟的羊肚菌(晏學源攝)
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外商投資法、企業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出臺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建設。我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一大國,成為近200 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伙伴。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生效。
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圖為中歐班列(重慶)第10000列列車
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面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推進。截至2022年6月底,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規730余件次、現行有效法律292 件、行政法規598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趨科學完善。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深入,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深化以司法責任制為重點的司法體制改革,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糾正冤錯案件。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提升。法治保障和服務改革發展成效顯著,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人民法院法官鄧興和同事們一起組建巡回法庭,每年行程近萬公里(江文耀攝)
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從作風問題抓起,抓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堅持“常”“長”二字,不斷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堅持嚴管嚴治,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紀律建設。明確提出并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把從嚴管理干部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點。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擺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堅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取得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在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上邁出新的重大步伐。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突出表現在:
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實現系統性重構。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專題部署機構改革問題,從機構職能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黨中央整體性推進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類機構改革,重構性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群團工作體系,系統性增強黨的領導力、政府執行力、武裝力量戰斗力、群團組織活力,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難題,理順了不少多年想理順而沒有理順的體制機制,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初步建立,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地區各部門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特點和要求,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以改革推進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一體推進堅持和鞏固制度、完善和發展制度、遵守和執行制度,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辟了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新境界。通過憲法法律確認和鞏固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運用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既對現行民事法律進行系統整合,又針對新情況新問題作出修改完善,體現了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的平等保護。
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新華書店,讀者正在翻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風險挑戰的考驗,推進各方面事業取得重大進展和重大成果。突出表現在:
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著力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和政策體系,建立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和應急管理機制。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注重防范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風險,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開展涉港、涉臺、涉疆、涉藏、涉海等斗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駐守帕米爾高原的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邊防團托克滿蘇邊防連官兵按計劃對海拔5100米的山口實施例行巡邏
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號”下水
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我國采取有力反制措施,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同時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的基本立場,努力穩定雙邊經貿關系。我國向世界申明我們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這場貿易戰的原則立場,采取反制措施是為了捍衛國家正當利益、捍衛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捍衛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經過十幾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中美雙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協議生效以來,中方努力克服疫情沖擊、全球經濟衰退、供應鏈受阻等帶來的多重不利影響,推動雙方共同落實。
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邊境管理大隊抽調民警成立護牧分隊,助力當地牧民轉場(張家旭攝)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歐東衢攝)
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面對香港爆發的“修例風波”,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嚴厲打擊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黨中央作出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機制的重大決策,推動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支持特別行政區完善公職人員宣誓制度。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不斷加大反對和遏制“”力度。大陸方面在堅定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同時,持續揭批臺灣當局與“”勢力破壞兩岸關系政治基礎和現狀的行徑,堅決挫敗臺灣當局謀求擴大“國際空間”的分裂圖謀,不斷加大反對和遏制“”力度。針對個別大國在涉臺問題上的消極動向及向“”勢力發出的嚴重錯誤信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發表《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予以堅決反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鑄就偉大抗疫精神。2020年初,針對湖北武漢監測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黨中央果斷決策關閉離漢離鄂通道,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戰,取得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基于疫情防控形勢變化、病毒變異特點,動態調整優化防控措施,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2020年3月23日,在武漢天河機場,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醫護人員為廣東第14批援鄂醫療隊送行(陳曄華攝)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標志著我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突出表現在: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圖為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安全順利出艙(連振攝)
制定“十四五”規劃,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并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12 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全會對科技創新作出專章部署,就打通國民經濟循環中的堵點、斷點,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目標,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就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出明確要求。
2022 年8 月31 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在北京舉行(郝昭攝)
意氣風發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2021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慶祝中國成立100 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系統回顧了中國成立一百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告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鄭重宣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堅定決心,精辟概括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闡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向全體黨員發出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偉大號召。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系統地總結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特別是著重闡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出明確要求。
《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過去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眺望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前進道路,我們壯志在胸、豪情滿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