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員工買土豆的故事心理學(兩個職員買土豆)
若干年后,說起2020這一魔幻現(xiàn)實主義年,人們能想起的,除了新冠病毒以外,或許釘釘還能占一席位。是的,就是那款命途曲折但又無比頑強的線上辦公軟件。
說它命途曲折,因為它曾獲歷史最低評分而幾近下架,被全國大部分中小學生狂刷差評,在日本興起使用后再遭拒絕,網(wǎng)友美其名曰:“豈曰無課?與子同釘”。說它無比頑強,是它的出現(xiàn)解決了社會之需,從這一點來說,它是順應時代的,也因此具有無比頑強的生命力。
面對以釘釘為代表的一眾在線學習軟件,學生們呈現(xiàn)了兩極分化。自律的越來越優(yōu)秀,不自律的越來越墮落。優(yōu)秀的排除一切困難、想方設法努力學習,墮落的挖空一切心思、發(fā)揮演技假裝學習。
在這樣的節(jié)點下,一位家長找到我訴苦,說她家孩子認為自己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是別人都看不見,老師也沒有表揚過他,搞到現(xiàn)在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和動力。我下意識反映兩個問題:我沒表揚過這孩子嗎?不,我表揚過。他自己是否努力,跟他人有關(guān)系嗎?是的,真的有關(guān)系。
· 跟他人對比,你才知道你有多努力
職場新人可能都聽說過《買土豆的故事》。受雇于同一個老板的兩位美國青年約翰和哈里,同時進入一家公司,三個月后的待遇卻大不相同。約翰不僅薪水翻倍,還升上了主管的職位。而哈里,無論是薪水還是職位,都跟初來乍到時一個樣。哈里納悶地想,自己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從來沒有遲到早退,對老板交代的任務也是認真完成,為什么就沒能升職加薪呢?
在老板的揭示之下,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面對老板去集市買土豆的任務,哈里是老板問一句,他來回跑一趟;而約翰呢,老板只交代一句,他也只跑了一趟,但是所有細節(jié)都了解到位了。
單獨看哈里,確實是挺努力的,對老板的命令絕對聽從,并落實到底,體力活也干了不少。但是和約翰相比,他的“努力”就遜色得多,甚至都不能稱之為“努力”了。
沒有他人的對比,你可能也會落入這樣的認知陷阱中。早上不作為,晚上熬夜趕工作,感動了自己,卻不知道自己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工作按部就班,自認為勤勤懇懇,但卻不明白主動與創(chuàng)新才是人才的最大價值;間歇性努力,持續(xù)性混日子,卻不知道偶爾的雞血換不來長遠的進步。
· 他人的評價,影響但不決定你的努力
回到上面那個學生的例子,為什么他人沒有認可或者贊揚過他,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呢?心理學上有一個“鏡中我”效應或許可以解釋。什么意思呢?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是基于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反映。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火車上,一位女子正抱著孩子尋找座位。其中有個年輕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覺,一人占了兩個座位。面對哭鬧的孩子,年輕人假裝聽不見,繼續(xù)睡覺。女人則輕聲安慰道:“哥哥太累了,讓他睡一會吧,睡醒肯定會騰出位置來的?!蹦悴陆Y(jié)果怎么著?年輕人裝作剛睡醒的樣子,起身把另一個座位讓給了女人。
因為女人的一句評價,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也發(fā)生了改變,從“我就是這樣”轉(zhuǎn)變?yōu)椤拔沂峭ㄇ檫_理的,只不過我太累了”。
所以你會看到,當一個母親經(jīng)常性評價孩子“你怎么這么蠢”“你怎么這么調(diào)皮”時,孩子很可能會形成相應的認知,“我就是蠢的,所以我學習不好是理所應當?shù)摹?,“我就是很調(diào)皮的,所以我要經(jīng)常搞破壞”。由此可見,別人的評價,對你是否努力,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
但這樣是否意味著,你的努力程度完全取決于他人呢?日本作家山本文緒曾說:“比世人的目光還要可怕的,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怎么能夠允許被他人的指手畫腳亂了方陣?人恒自渡,永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 向別人偷師,你的努力才能最大化
當孩子說出“學習別人的方法等于偷別人東西”這樣的觀點時,我感到萬分驚訝。怎么就是偷呢?想想或許真有不少人會走向這種極端?!芭Α币辉~之意,就是盡量使出自己的力氣來達成事情。對于努力的理解,人們大多強調(diào)的是通過使出力氣達成事件,但也不排除少數(shù)人只強調(diào)努力的主體即自身。于是,有人開始了自認為的努力:埋頭苦干、冥思苦想、閉門造車……
“優(yōu)秀者模仿,偉大者剽竊”,所有的成功都源于對他者的模仿。魯迅先生也直言不諱,在《拿來主義》一文中,直呼“拿來!”拿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抄襲”和“剽竊”的基礎上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只有這樣,你才能實現(xiàn)最高效率的努力,也才能把你的努力最大化。
尼采曾說:“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痹谂@條路上,競爭者從來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通過跟他人對比,向別人偷師,以及學會合理吸收他人的意見和評價,造就屬于自己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