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俠彼得潘讀后感450字;小飛俠彼得潘讀后感怎么寫400字
《小飛俠彼得·潘》讀后感
——葉子萌
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但是只有那個長了滿嘴珍珠般的小乳牙,穿著用干樹葉和樹漿做的衣裳的可愛小男孩彼得·潘永遠不會長大。
他從來沒有過一個生日,在他七天大的時候就從家逃了出來,為的是不愿長大成人。他從窗口逃出來,飛到了肯辛頓公園,那兒是他的樂園,他和小精靈和鳥兒是朋友。
有一次彼得潘為了每天都能聽到好聽的故事,他狡詐的引誘會講故事的溫迪和他的兩個弟弟飛向永無鄉,那是彼得長住的地方,那個海島像夢一樣奇幻,有一幫以胡克船長為首的邪惡的海盜,紅色皮膚的印第安人,還有各種兇狠的野獸,在礁湖還住著一群愛玩泡泡的人魚,此外還有小仙子和一群被大人不小心遺失的孩子,彼得就是他們的頭子,溫迪成了被遺棄的孩子們的小母親。
在永無鄉你只要沒心沒肺的玩就好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都會發生新奇驚險的事情,像是認識永無鳥,在礁湖里玩人魚的泡泡,與印第安人進行虛擬戰爭,拯救被邪惡的海盜綁架了的虎蓮公主,與印度安人稱兄道弟,大海盜抓住了所有孩子,彼得大戰海盜拯救孩子等。如果你喜歡刺激,是個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那么永無鄉對于你在適合不過了。
他們有一個通過樹洞進入地下的家,大家都睡在一張大大的床上,溫迪像媽媽一樣細心的照顧他們:給他們做飯,縫補襪子,洗晾衣服,準時讓孩子們上床睡覺,給他們講故事,就像一個真正的母親那樣做。溫迪的溫柔體貼,讓孩子們開始懷念自己的母親,同時溫迪在永無島上經歷的各種冒險,化解了她成長的困惑,她的漸漸明白什么是愛情、友情和親情,漸漸明白成長的意義,溫迪提議回家,在彼得的護送之下,孩子們都回了家,溫迪一家團聚,幸福的抱在一起。
彼得從窗外向里張望著,透過窗戶看到的那種快樂,他卻被關在了外面,永遠也得不到。同時彼得的快樂也是數不清的,那是其他孩子永遠得不到的。
多年后溫迪長大了,后來為人妻,為人母,彼得又把溫迪的女兒帶去了永無鄉,于是一代復一代,小母親不斷更換,但彼得永遠都是那個滿口乳牙的長不大的小男孩,當然雖然彼得最后沒有長大,但是在經歷了和溫迪的種種冒險之后他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其實已經有所成長。
自然生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你長大,受世俗的影響,會慢慢喪失你的想象力,我們的身軀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最后失去自由飛行的能力。永遠不要長大,這是一個每個孩子都有過的夢想。每一個人,童年時候都擁有過一個彼得·潘,正如達林太太所能夢,她夢見永無鄉離的很近很近,一個陌生的男孩從那里鉆了出來,男孩并沒有使她感到驚訝,因為她覺得她曾經在一些沒有生孩子的女人臉上見過他,或許在一些做母親的臉上,也可以看見他。可是他最終會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從你的心中淡去,就像那些回了家的被遺棄的孩子們那樣,男孩們全都長大了,邁克爾湊到溫迪跟前說也許根本沒有彼得這樣一個人吧!小說體現了成長的無奈和一種人生的必然。而彼得·潘的存在,說明人類有著周而復始、只要孩子們是快活的、天真的、沒心沒肺的,那么人類永存不滅的童年和童心,這份童心讓人們心曠神怡、遐思無限,忘卻成人世界的喧囂浮華,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但是現在社會孩子們背負太多,受家長們強烈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里期盼的影響,父母過早給孩子灌輸成人世界的價值觀,出現很多“虎媽”,“狼爸”,父母把自己的思想強制性灌輸給自己的孩子,不接受反駁,孩子從小被父母不經過問就報報各種輔導班,課外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孩子們陷入“被安排,被支配”的恐懼中,沒有時間去玩耍娛樂,干自己喜歡的事情。長此以往人性被壓抑,心理會扭曲,會有各種心理問題,對以后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我們所以希望的花朵,顏色是鮮艷的,孩子們要充滿生機與活力,花香是芬香各異的,孩子們要有各自鮮明的性格,獨立而自信的去主宰自己的人生,只有這樣才會有足夠的能力開拓民族未來。所以我們要保護孩子們的天性,孩童該以玩樂為主,父母無權剝奪他們的童趣,更無權為孩子們安排他們的未來。孩子們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是獨立的個體,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希望,家長和社會應該尊重孩童,尊重他們的人格,引導和幫助孩子們在成長之路上多樣發展,尊重孩子的意見,做孩子們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