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說明文說明目的—事物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文末可免費下載該教學設計;?
關注我,私信回復【領資料】,獲取最新部編版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課件+教案(1-6年級上冊全冊)
?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材分析】
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作文教學,主要圍繞說明文展開練筆。說明文的寫作,在整個初中學段呈現出“雞肋”之勢,因為中考不考,但整個初中學段,只有本單元會單獨聚焦說明文的寫作,所以面對尷尬的雞肋,也應該有滋有味地去品味,因為從著眼學生終生發展的角度,實用文寫作的意義也不容小視。
讓我們回顧本單元的課文,《中國石拱橋》是說明文的典范,橋梁專家茅以升用扎實的專業素養和樸素的文字,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文中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將中國石拱橋悠久的歷史、優美的形式、精巧的結構,清楚明白地介紹給讀者。其總分總的結構,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獨拱石橋到聯拱石橋的說明順序,都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葉圣陶的《蘇州園林》,更有文化底蘊和審美高度,葉老從蘇州一百多處園林中提煉出其共有的特點,并圍繞這一特點娓娓而談,用質樸而簡潔的文字,逐點一一解說,讓讀者禁不住感嘆,說明文也如此妙曼和多汁。所以本單元的練筆,將以教材為基點,鏈接師生的生活,學習抓住景物特征,讓學生輕松而愉悅地學會寫說明文。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樣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對事物進行說明,合理安排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
3.養成細心觀察事物特征的習慣,學會錘煉語言,表達準確、簡明、嚴密。
【預習提示】
1.聯系生活實際,尋找自己印象深刻、感觸最多的事物,看看打算如何抓住特征進行說明?
2.自己讀過的說明類文章中,你最欣賞的是那幾篇?為什么?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情境導入
同學們,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棵樹上的葉子,看上去樣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一樣的。這告訴我們,即使是看起來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別的,它們各有各的特點。鉛筆、鋼筆、毛筆、圓珠筆,雖說都是筆,卻不完全一樣。所以,我們在說明一樣事物的時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這樣才能把它說清楚。
(大屏,展示課題)
二、你猜我猜,走近“特征”
(一)猜一猜謎: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蓋著一層雪白的毛,它像別的哺乳動物一樣,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長著四條腿,一條尾巴。”
請你根據說明內容,猜猜寫的是哪種動物。(生猜一陣后)
師小結:上述文字正因為沒能說清這種事物自身獨有的標志,所以不好猜。現在我們把一事物區別其他事物的獨有標志換上另外一個名稱,即事物的特征。(板書:事物的特征)
過渡語:事物的特征即這一事物的獨有標志。究竟什么是獨有標志呢?
2.出示投影片2:
“長著一身柔軟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雙眼睛又紅又亮,兩只耳朵很長。”
問:你能看出寫的是哪種動物嗎?為什么?
比較投影片2,問: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寫兔?
小結:兔。寫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處的獨有標志。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導學生繼續觀察,分析其形態,問:它還有哪些標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時直豎,前腿短,后腿長。”
小結:比較投影片3寫出了兔的形態特點,當然事物的特點不僅僅只限于形態,特征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4.請大家歸納整理一下,還“兔子”一個原來的模樣。出示投影片4:
“小白兔,披一身柔軟雪白的長毛,蹲著時活像一個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對紅色的玻璃珠,見到陽光就微微顫動。前腿短,后腿長,走起來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師歸納小結:寫特征不僅要寫出它的獨有標志,而且還必須寫得細致具體。(板書:細致具體)
(二)明確特征
1.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可供識別事物的特殊象征或標志,也就是這一事物區別其他事物的獨有標志。
2.比如咱班里的2位雙胞胎男同學,相貌、舉止、聲音都很相似,但是時間一長大家都能區分開他們,就是因為抓住了他們各自的特征。
3. 要介紹清楚這一事物,必須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準確性可言;不單寫作說明文如此,閱讀說明文也同樣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認識作者介紹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
(1)介紹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經歷特征”尤其是成就、有價值的生活階段來加以說明。例如:作者簡介,人物傳記。
(2)介紹動物,抓住動物的形狀和生理特征,生活習性等。
(3)介紹植物,著重說明它的生態和用途。
(4)介紹某種器物著重說明器物的結構、功能、使用方法等。
(5)介紹建筑物,著重介紹它的外形特征、內部結構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點。
(6)介紹自然地理知識,著重介紹地理現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7)介紹歷史名稱及事件,著重介紹名稱形成的原因,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其性質。
三、步步為營,抓住“特征”
同學們,到底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說明呢?我們來共同探究以下幾種方法:
(一)同中求異法
運用這種方法,要求我們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實質略有區別這一特點,準確地發現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點,并加以說明。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是這樣來說明趙州橋和永定河上的盧溝橋的,請同學們談談你的見解。
(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橋拱聯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
(大屏)
(預設:同是對橋拱的說明:前者是獨拱,后者是聯拱;同是對橋面的說明:前者是沒有陡坡,后者是幾乎與河面平行;同樣是拱,前者是“像一張大弓”,后者則是“半圓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這些同中之異、具有特征性的東西,兩座橋的特點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面展示法
對一些結構較為復雜的事物,要將事物的特征說清楚,應該從多方面加以闡說,使其不同的特點全方位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請同學們就《蘇州園林》談談自己的看法。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大屏)
共同特征: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預設:葉圣陶先生在《蘇州園林》一文中,說明了蘇州園林“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特征。這個特征比較復雜,也比較抽象,因此作者從蘇州園林的布局、假山堆疊的藝術性和池沼與其它景物配合的靈活性、園林中栽種和修剪樹木、花墻和廊子的巧妙設置及每個角落的布置等四個方面進行逐一展現使讀者通過對各個局部的了解,整體認識了蘇州園林的特點。)
事物的整體特征,有時就是各個局部特征的總和。對事物的微觀特點進行的說明,其實也就是對整體特征進行的說明。圍繞某一點,多方面地展現事物的特征,能比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特點。多面展示,是我們在寫作說明文時可以嘗試的方法。
(三)表里合一法
有些事物,其內在的特征是能通過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來的。因此通過說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樣可以說明其內在的特征。請看這樣幾段文字——
有些動物是以動作作為聯系信號的。在我國海灘上,有一種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尋求配偶時,便高舉這只大螯,頻頻揮動,一旦發覺雌螯走來,就更加起勁地揮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隨著一同回穴。
有一種鹿是靠尾巴報信的,平安無事時,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動;尾巴半抬起來,表示正處于警戒狀態;如果發現有危險,尾巴便完全豎直。
——肖柯《千奇百怪的動物語言》
(明確:這兩段文字,說明了有些動物是以動作作為語言的。說明時,作者主要是通過對兩種動物的外顯的現象的描繪來表現這一內在的特征的。)
(四)小結歸納
以上三種方法只是在作文時供選擇運用的操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還需要我們平時付出努力。
一要認真觀察。通過細致、反復、深刻的觀察,用眼、耳、口、鼻、體、膚等感覺器官,對要說明的事物進行看、聽、嘗、嗅、觸等,必要時,還可以做實驗,以準確、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要深入思考。將說明對象和類似的事物進行多方面比較,對掌握的在有關信息進行篩選,深入分析其異同,抓住了“異處”,就把握了該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說明的重點。
三要重視積累,擴大生活視野、閱讀范圍,不斷豐富知識,積累寫作材料,注意間接經驗的獲得,提高理性認識水平。
四、我練我評,巧抓特征
(一)初級訓練:
訓練要求:
1. 以“貓”為說明對象,突出貓的外貌、生活習性、用途等特征,按照邏輯順序,能運用說明方法,進行口頭作文。
2.學生準備2分鐘后進行說話訓練,即時全班進行評價。
(大屏顯示)
(二)升級訓練:
微型寫作: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沒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請圍繞家鄉的建筑特色或者某個特色建筑,自擬題目,完成20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
(大屏顯示)
(三)課堂展示:家鄉特色建筑片段
多數學生完成后,進行課堂展示(可以由學生現場朗讀,智慧教室直接投影展示)。
1.學生互評,為作文亮點點贊,提出修改建議。
2.進行自我修改,然后在小組內展示自己修改后的習作,交流修改體驗。
五、盤點收獲
教師點撥: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是:首先,要認真觀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如:方位、顏色、形狀、大小、長短、規模等。其次,要注意表現事物的內部特征。任何事物總有其功用、特殊價值和文化意義等。再次,對事物各方面的特征進行比較、歸類、分析篩選,從中找出能夠統帥全篇說明內容的核心特征。(板書重點)
說明文寫作也可以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只要用心,抓住特征,安排得體的說明順序,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就能寫出“思想”,寫出“生活”,寫出“文采”,讓事物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
六、課下練筆
學以致用,根據學生程度,布置進行課下分層練筆:
1.初級:修改完善家鄉特色建筑片段。300字以內。
2.中級:中國是個美食的國度,你的家鄉,有哪些特色美食?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仔細觀察它的制作過程,寫一篇說明文,向大家推薦。不少于400字。
3.高級挑戰:選取你最熟悉的一種物品作為寫作對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為題,寫一篇說明文。不少于600字。
附:板書設計
抓住事物特征
(1)外部特征
(2)內部特征
(3)核心特征
同中求異法 多面展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