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浪淘沙其七;四年級浪淘沙其七帶拼音
古詩詞
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唐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浪淘沙
唐 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 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嫦娥
唐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夏日絕句
宋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小古文:
精衛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土堙于東海。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經典語錄: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宋 陸九淵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名家名作
1、徐志摩:(1897年—1931年)現代詩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31年,因乘坐飛機失事去世。《花牛歌》通過描寫了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夢,表現了花牛悠閑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2、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種種丑惡的社會現象。“五四”運動使他打開眼界,樹立起反對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會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國學習。他的代表作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
《繁星》寫于1927年作者赴法留學途中。通過對星空、繁星的細致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同時作者也通過寫景抒發了淡淡的離情。全文語言雋永清麗,耐人尋味,親切自然,令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3、安徒生:(1805年—1875年),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堅定的錫兵》《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他的作品集《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在全球各地發行和出版。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創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話。通過描寫五粒豆子的經歷,成熟了的豆莢裂開了,里面的五個豆粒飛到廣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對各自的經歷都很滿意。但是那粒飛進窗子“一個長滿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縫里去”的豆粒的經歷,卻是最值得稱贊,因為它發芽、開花,給窗子里的躺著的一個生病的小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
3、法布爾:(1823年~1915年) 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他用水彩繪畫的700多幅真菌圖,他也為漂染業做出貢獻。主要作品有:《昆蟲記》。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并一直居住到逝世。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后九卷。如今,這所故居已經成為博物館,靜靜地坐落在有著濃郁普羅旺斯風情的植物園中。
《蟋蟀的住宅》選自《 昆蟲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經過,贊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4、 麥加文:生理學博士,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昆蟲采集陳列館助理館長,寫了很多關于“昆蟲”論文。
5、比安基:俄羅斯著名兒童科普作家和兒童文學家。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森林中度過的。他從事創作三十多年,寫下大量科普作品、童話和小說,代表作有《森林報》和《少年哥倫布》、《寫在雪地上的書》。 最著名的《森林報》被收入我國現行語文教材中的“課外書屋”。 《森林報》用輕松的筆調、采用報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節12個月,有層次、有類別地報道森林中的新聞,森林中愉快的節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強盜,將動植物的生活表現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6、古希臘神話:一般指希臘神話,即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于公元前8世紀,它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口頭相傳并借鑒了流傳到希臘和其它各國的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后來在荷馬的《荷馬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記錄下來,后人將它們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
普羅米修斯(英語:Prometheus),在希臘神話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名字有“先見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在希臘神話中,人類是提坦神普羅米修斯創造的。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帶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
7、《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相關內容在內的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7、《世說新語》 :基本上認為由南朝劉義慶所撰寫,也有稱是由劉義慶所組織門客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善于思考,凡事都要多動腦筋,能根據有關現象進行推理判斷。不犯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這七位中年齡最大的是山濤,最小的是王戎,二人相差二十九歲。王戎加入“竹林七賢”隊伍時才十五歲,是比他年長二十歲的阮籍推薦來的。
我是@趙老師大語文小課堂 ,致力于大語文的學習和拓展,培養興趣、提升素養!歡迎關注我,讓我們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