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文言文翻譯和注釋—為學文言文翻譯注釋句子
關注“潘潘兒學姐”,解鎖所有中考語文備考知識!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為”的意義和用法。
“為”的用法很多,它既可以做實詞,又可以做虛詞,而在做虛詞的時候,主要是做介詞。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它的實詞義。
從甲骨文字形來看,“為”上面是手,下面是仰著頭尾朝下的一頭大象,兩部分合起來就表示“牽著大象去做事”,所以“為”的本義就是“做”。
來看這一句“客何為者”,這里“為”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做”,疑問代詞“何”做賓語,放在動詞“為”的前面,構成一個賓語前置句,“何為”即“為何”,這句話的意思是“來人是做什么的”。
“做”這個意思在不同語境中可以靈活翻譯,例如“為學”就是“研究學問”,“為詩”就是“創作詩歌”,“為國”就是“治理國家”,“為壇”就是“修建高壇”。
看了這么多意思,你是不是頭暈了?別慌,雖然“做”有這么多引申義,但是你只要看“為”后面是什么詞,根據語境靈活翻譯就可以了。
我們來結合具體的句子分析一下。
《六國論》中有一句“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這句話中,第一個“為”后面是“國”,這里的“為”翻譯成“治理”,句子才通順;第二個“為”是介詞,表被動,這句話的意思是“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如果“為”用來表示事物變成某種狀態,“為”就可以譯為“作為,成為”了。
例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這樣一句“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這里的“為”就是“成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最終相互和好,成為誓同生死的朋友”。
如果是針對別人做的事,自己有了什么看法,“為”就可以解釋為“以為,認為”。
《鴻門宴》中有一句“竊為大王不取也”,這里“為”后面的內容就是樊噲對項羽的看法,譯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私意認為大王不應該采取這種做法”。
最后,“為”還可以做判斷動詞,譯為“是”。
例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在這句話中,“為”做判斷動詞使用,翻譯為“是”,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們是魚、肉”。
好了,到這里“為”的實詞義就講完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為”的本義是動詞“做”,這個本義可以引申出五花八門的意思,主要看它后面搭配的是什么,可以靈活翻譯;
如果是表示事物變成某種狀態,就可以翻譯為“作為,成為”;
如果是自己對別人做的事有了什么看法,就可以翻譯為“以為,認為”;
最后,“為”還可以做判斷動詞,譯為“是”。
怎么樣,“為”的實詞義你都學會了嗎?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為”的虛詞義。同學們,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