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貴的四合院,北京118億四合院出售
論起豪宅,哪座建筑能比皇族貴胄的住宅好呢?在北京,除了豪宅之中的王者故宮之外,其他的便是坐落于市中心的那些王府四合院了。這些王府四合院占地面積很廣,設計很豪華,足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豪華的宅院了。
恭王府
這個總占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位于北京前海西街的大規模清代王府,曾先后居住者乾隆時期權臣和珅、嘉慶皇帝弟弟永璘和恭親王奕欣,目前這個擁有30多處各類建筑群落、共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的住宅經歷了清王朝鼎盛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恭王府可以說是北京最貴四合院建筑群,
禮王府
這處最早是崇禎皇帝外戚周奎私宅的住宅,明代是崇禎皇帝的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關進駐北京之后,此府后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嫡次子愛新覺羅·代善所有,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因此該府邸為禮親王府。
這處占地面積達30公頃的王府UI然經過火災后被毀,但被重修后依然是北京頂級四合院建筑群。禮親王府規模宏大,占地約30公頃,重門疊戶,院落深邃,是一座北京頂級四合院建筑群。解放后禮王府改為民政部辦公場所,現為國務院事務管理局使用。
雍親王府
雍親王府是康熙皇帝在此建造的府邸,賜予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稱雍親王府。現在為藏傳佛教寺廟,稱雍和宮。
醇親王府
這處位于北京西城區后海北沿44號的大規模清代王府,曾在此居住過康熙大學士納蘭明珠、成哲親王永瑆和醇親王奕譞,是經歷著清王朝鼎盛至衰亡的歷史進程,目前這個由多個四合院組成的近4萬平方米的王府,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后為二層后罩樓,其西部的花園,還是北京宋慶齡同志故居。
紀曉嵐故居
位于現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號,這座房子最初的主人是雍正年間的權臣、岳飛第二十一代孫岳鐘琪,但紀曉嵐在此宅中前后共居住過60余年,也是在此宅離世的,因此以紀曉嵐故居命名。紀曉嵐故居為清式磚木結構,屬于兩進四合院的建筑格局,故宅中舊物有前院的藤蘿,后院的海棠,均為紀曉嵐親手栽種的。該故居在2003年重建后對外開放,占地1200平方米,可以說北京最貴四合院之一。
李蓮英故居
該故居位于北京司禮監胡同內的住宅,清代總管太監李蓮英曾在此居住,雖然這位總管太監在北京有很多住宅,但以東興隆街52號的四合院最為典型,是可以體現出老北京四合院文化精髓,這座北京四合院共有四進院落,建筑面積達1868平方米,風格屬于晚清時期建筑,是大宅門的民居,保存完好,屬于北京最貴四合院之一,現屬同仁堂集團所有。
慶親王府
慶親王府位于西城區定阜街3號,原是乾隆帝的愛臣和珅的舊宅。嘉慶四年和珅被誅,沒收其宅,賜給第一代慶親王永璘作府邸。
王府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現只余后寢1座。東部亦已改建。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區,有三組并排的院落。原廳堂均有名稱,懸有匾額。最后是一座二層樓,俗稱梳妝樓或繡樓,現存三組院落,各有大門出入。
孚王府
孚王府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為胤祥、弘曉的怡親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孚王府坐北朝南,府中建筑布局可分為東、中、西三路。中間主要建筑有:正殿(銀安殿),殿前左右各有配樓7間,后殿5間,后寢7間,最后是后罩樓7間;后罩樓兩側,各有一座獨立的庭院;正院西側有幾個四合院是王府眷屬的居住區;東路院原屬府庫、廚廄及執事侍從的住所。
淳親王府
醇親王府位于東城區東交民巷正義路西側五號院。為康熙帝七子淳親王允佑的府宅,允祐于雍正元年晉封淳親王。此府是受封郡王后建成的。
睿親王府
睿親王府共有兩處:一在東華門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帶,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親王進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則是乾隆年間恢復睿親王世爵后的新府。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在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7號。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后的賜第。故該府的規制是與親王府相同的固倫公主府。
原府是王府建制,有正門、正殿、后寢、后樓和東西配房等附屬建筑。公主的墓地建于朝陽區東壩城內。公主的后人曾受封為貝子,所以和敬公主府又稱達貝子府。民國后成了北洋軍閥政府陸軍部所在地,現為和敬府賓館,中路主要廳堂均保存完好。
濤貝勒府
濤貝勒府,府門開在柳蔭街27號。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緒二十八年,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于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濤貝勒府古樸典雅,綠樹成蔭。主體建筑古色古香,是舊北平著名三大中西合璧建筑之一。
這里依舊保留著清代宮廷的痕跡,長廊、樓亭、花廳、假山,一個都不少。由于沒有經過大的裝修和整治,因此徜徉其中,還能感受到曾經逝去的氣息?,F存古建筑約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門東向。分中路和東路及西路。中路有四進院落,東路亦有四進院,后三進院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為戲樓。南為花園,有長廊、亭、花廳、假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