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電車沒電了怎么辦、高速上電車沒電了怎么辦視頻
如今,新能源車越來越火,可萬一在高速路上沒電了那就尷尬了。這不,朔州一位車主就遇到這樣的事。新能源車究竟能不能上高速?上高速要注意些什么?10月28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半路電“空”了新能源汽車高速拋錨
10月27日22時許,山西高速二支隊十大隊民警在巡邏途中發現,一輛車打著雙閃,停在路邊。
大晚上,車輛停在路邊非常危險,民警趕緊上前詢問。看到出現,車主也很著急,趕緊向求助,“我的車沒電了!”原來是新能源汽車沒電了,停在高速公路上無法行駛,車主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已是深夜,民警立即為車輛做好防護警戒,聯系拖車,并幫助車主尋找市內充電樁。最終,民警在朔州市內找到了一處充電樁,拖車將新能源車送過去充電,車輛終于恢復了正常。
車主說,平時經常在市內開車,這個距離感覺電量是夠的。誰知道高速路況不一樣,這幾天晚上氣溫又低,電量損耗比較大,半路就沒電了。車主連聲說,“多虧遇到了,不然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新能源汽車上高速一路囧途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可謂非常迅猛,不少消費者也紛紛購入純電動汽車,開啟“環保之旅”。但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充電時間長等問題依然讓日常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今年春節和國慶期間,選擇駕駛新能源汽車回家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多地爆出新能源車排隊充電的新聞,車主自己鬧心,也給交通“添堵”。
“不是在找樁,就是在找樁的路上。”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高速公路上的充電樁成為“香餑餑”: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不吃不喝也要等著,有人甚至不惜為了充電樁大打出手。
據悉,有些車主在高速路行駛途中,發現電量不足,抱著僥幸心理想“熬”到服務區再充電,但由于路面車多緩行及擁堵耗時較長,再加上服務區充電樁數量有限,所以還沒到服務區就耗盡電量,導致拋錨。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不少純電動汽車的官方理論續航里程已可達500km以上,但更多的只有300km,再考慮電池損耗、實際能效等因素,大多數車型實際續航里程在250km左右。如果走高速,車主們要注意了,遠程要慎重考慮開純電動汽車。尤其春節、國慶等長假期間,高速路上會較為擁堵,純電動汽車的電量不足以支撐你找到下一個充電站。如果是插電混合動力車型的話,則好一些,可隨時切換純電或燃油模式,但出發之前也務必要檢查好油箱是否滿油。
開新能源汽車上高速記得做好準備
難道新能源汽車就跑不了高速嗎?業內人士提醒,新能源汽車不是不能上高速,而是應謹慎上高速。由于續航里程和充電條件仍存在不足的問題,新能源車主必須提前規劃高速路程,了解沿途充電站的運營情況,對自身車輛的行駛距離有充分的認識,并且預留沿途充電花費的時間,才能避免出現電量耗盡的情況,確保高速上的行駛“暢通”。
與車輛突然發生故障停擺等意外情況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電量耗盡無法行駛的情況是可以預料的,因此無法確保高速上有充足充電條件下,駕駛新能源汽車上高速應該謹慎。
高速提醒廣大車主,駕駛新能源汽車上路,一定要提前關注行駛途中是否有充電樁以及續航里程,確保電量充足,防止半路停擺。特別是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新能源汽車的耗電量比日常使用要高,需提前做好路程規劃和中途充電的準備,避免行車途中發生電量不足等意外情況。如果路程較遠,充電資源又不充足的情況下,盡量選擇燃油汽車出行。
來源: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