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朝陽公園附近一家生活美容院
與明星合照就是“資質”
在朝陽公園附近的一家生活美容院,候診區有六七位等候的顧客。走廊一側的墻上掛著美容院的4位醫生介紹,履歷上寫著“曾在韓國某整形醫院進修”、“曾幫助某明星進行護膚美容”等介紹;另一側是患者醫美前后的形象對比照,唯獨不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按照相關規定,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服務,應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在醒目位置懸掛,醫師應當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并注冊在該醫療機構,同時要在機構內公示。
這家店注射水光針的“補水套餐”價格為4930元一次,線上下單可以優惠50元。店員將記者拉入隔間,介紹給了里面的一位診療咨詢師。這位診療咨詢師僅問了幾個簡單問題,就表示可以幫忙預約時間,并由她來進行水光針注射。記者詢問是不是應該由專業醫生操作時,她回答:“我們的咨詢師不少也是公立醫院出來的,有的還在國外進修過,很多明星都在我們這里做,技術絕對可靠。”這位診療咨詢師掏出手機,給記者展示了一張她與某明星的合影。
百子灣附近一家生活美容院
結賬時被“獅子大開口”要高價
“抗衰套餐限時搶購價198元2次,體驗不滿意全額退!”……百子灣附近的一家生活美容院門口張貼著巨幅海報。進入美容院后,店員不停地向記者推銷各種護膚套餐。“您可以嘗試一次刷酸,活動價一次只要149元,想更便宜,還可以辦一張儲值卡。”店員馬上亮出手機二維碼,讓記者掃碼添加好友。當記者問能不能看一下價目表時,店員壓低聲音說:“您可以先體驗一次,如果對效果滿意,以后常來,價格好商量。”
“醫美行業的套路太多了,一不留神就會不明不白地花掉大筆錢。”小于在同學的推薦下,體驗了一次民營機構的醫美項目。聽說是熟客介紹,工作人員爽快地承諾,做一次價格6000元的光子嫩膚優惠到5500元。“你特別適合這款法國的精華液。”美容醫生不斷地推銷進口護膚品,并為小于按摩涂抹。
結賬時,高昂的費用讓她大吃一驚。光是醫師咨詢費、服務費等附加費用就有3000多元,賬單上還赫然列著那瓶精華液,此前承諾的折扣也未兌現。
豐臺某民營醫院美容整形科
國產肉毒素包裝無中文
林先生在某網站上看到,豐臺區某民營醫院的美容整形科一種國產肉毒素瘦臉針價格為539元,比其他醫院便宜,便來到這家醫院。注射前,醫生一邊告訴他注意事項,一邊卻推薦另一款外國品牌的瘦臉針,說能提升下頜緣,注射一針2980元。遭到林先生拒絕后,醫生才不情愿地拿出國產瘦臉針。奇怪的是,這款產品說是國產,外包裝上卻是英文,與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品牌完全不一致。“這是正規產品嗎?”林先生問,得到的回答卻是:“那個品牌沒貨了,這款產品價格、效果一模一樣,肯定是正品,盡管放心,我們都打了很多年了。”說著,醫生迅速將瘦臉針拆封。
鄭女士也在某民營醫美機構注射了所謂的“日本進口”水光針,注射后她的臉上出現紅腫,還有較強的疼痛感,一周后才好轉,她懷疑產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提醒 生活美容院沒有醫美資質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趙延勇表示,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而生活美容主要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皮膚、毛發的護理或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涉及激光類、創傷類、注射類的美容項目,都屬于醫療美容的范疇,生活美容院并不具備進行醫療美容的資質。針劑注射較為隱蔽,生活美容院私下違規開展注射的現象一直存在,相關部門應重點監管。實習記者 柴嶸(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