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期,外界關注中國是否會出現通縮風險,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20日在北京參加新聞發布會時回應稱,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鄒瀾表示,對“通縮”提法要合理看待,通縮一般具有物價水平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持續下降的特征,且常伴隨經濟衰退。當前中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M2(廣義貨幣)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運行持續好轉,與通縮有明顯區別。
他指出,隨著金融支持效果進一步顯現,消費需求有望進一步回暖,下半年物價漲幅可能逐步回歸至往年均值水平,全年CPI呈“U”型走勢。
鄒瀾稱,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精準有力,兼顧把握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平衡,堅持穩健取向,保持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創造良好貨幣環境,更好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同時,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將更多金融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繼續支持糧食、能源等民生物資保供穩價,關注勞動力市場供求、海外高通脹傳導等因素的可能影響,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