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邢臺11月25日電(張鵬翔 楊超)“去年,我在果園養了2500余只油雞,平均一只雞能賣80多元,一年下來收入20多萬元?!闭勂鹆窒吗B雞的收益,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東固城村村民宋大祥十分滿意。
走進宋大祥的家庭農場,只見蘋果樹下成群的油雞或追逐嬉戲,或安靜啄食,頗為熱鬧。
任澤區永福莊鄉嶺四村赤松茸種植基地的工人正在林下采收赤松茸。 宋杰 攝宋大祥說,從前想提升果園的經濟效益,卻一直沒找到好的辦法。2018年,在當地林業部門建議下,開始嘗試利用果林資源發展林下養殖的新路子。
“與普通肉雞相比,果園散養的油雞肉質飽滿,多被用來煲湯,非常受市場歡迎。”宋大祥說,林下養殖就好比給果樹找“鄰居”,只有找對好“鄰居”才能實現生態和經濟“雙贏”。
任澤區東固城村果農在收獲蘋果?!∷谓?攝林下空間大有可為,如何點“綠”成“金”,讓“綠林子”變成“錢袋子”,助力鄉村振興?邢臺市任澤區政府副區長駱軍峰介紹說,近年,該區依托林業資源,因地制宜加快林業產業結構調整,林下經濟呈現“多姿多彩”局面。
和宋大祥一樣受益的,還有該區邢家灣鎮王村村民杜建強,他的致富路子是林下種植赤松茸。
杜建強的赤松茸種植基地位于該區永福莊鄉嶺四村東部的林地內。走進杜建強的赤松茸種植基地,只見偌大一片綠林下,一株株赤松茸從秸稈里探出棕色的“小腦袋”。
任澤區東固城村果樹下養殖的油雞。 宋杰 攝“去年,我承包了120畝林地發展赤松茸種植,每畝凈利潤能達1萬元?!倍沤◤娦φf,基地已與海南一家公司簽了訂單,只需按照標準種植就不愁銷售,收入更有保障。
“赤松茸從種到收整個過程都有用工需求,這個種植基地帶動了我們周邊100多名村民就業。”嶺四村黨支部書記倪會群說,不僅如此,該基地還與周邊農戶建立了“秸稈銀行”,收購農戶的小麥秸稈,用于制作赤松茸生長的“菌床”。現在3000多畝小麥秸稈不但“變廢為寶”,更幫助農戶省去了粉碎秸稈的費用。
截至目前,邢臺市任澤區林下經濟種養面積逾3.5萬畝,林下經濟年產值達2600萬元,帶動8000余人參與林下管理、經營。“通過林糧、林菜、林藥、林苗、林菌、林禽等多種經營模式,我們任澤區林農走出了一條森林資源永續發展利用的新路子。”駱軍峰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