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山東濰坊安丘市柘山鎮槐抱榆村一捧沙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庫房,幾名村民正在對蜜薯進行分類、裝箱,現場一派繁忙。初冬時節,該鎮的2.7萬畝蜜薯已豐收入庫。盡管天氣漸寒,但這個山區鎮卻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蜜薯經包裝后每斤賣2元多,我們主要通過線上銷售,價格不錯。”安丘市柘山鎮槐抱榆村村民王忠來告訴記者,物流車輛每天下午在庫房前等待裝車,目前每天能拉走1000多單貨,最高時能拉走3000多單。
打包裝箱好的蜜薯,在庫房前等待裝車。 安丘宣傳部供圖安丘市柘山鎮的光熱水土和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黃金蜜薯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達2.7萬畝,帶動百姓增收7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已發展成為安丘西南山區的“金字招牌”。近年來,該鎮積極發展黃金蜜薯產業,重點打造安丘西南山區“蜜薯小鎮”,扶持成立多家蜜薯種植合作社,引進兩個蜜薯深加工項目,打造集蜜薯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在做好“薯”文章的同時,做大做細“薯”經濟。
“今年我種了7畝蜜薯,畝產超7000斤,按每斤2元,畝均收入超1萬元。”在自家的蜜薯地里,安丘市柘山鎮槐抱榆村村民譚偉明看著直線上升的收入,心里樂開了花。據槐抱榆村黨支部書記殷方海介紹,該村從2021年開始種植蜜薯,今年擴大規模后達到800畝,吸引很多客商慕名前來采購,全村種植戶僅蜜薯這一項收入就超500萬元。
蜜薯收獲后,放入地窖進行儲存。 安丘宣傳部供圖安丘市國棟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有300戶種植戶加入。合作社負責人高國棟表示,這幾年,新引進了煙薯25、西瓜紅、哈密白薯蜂等多個品種,畝產量7000多斤,比傳統紅薯產量高一倍多。通過深加工制成的蜜薯干、紅薯粉條也深受喜愛,不僅進入省內青島、濟南的超市,還遠銷至吉林等其他省份。
高國棟告訴記者,該合作社還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推廣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不斷發展,高效覆膜機、紅薯殺秧機、挖掘收獲機等“神器”也開進了田間地頭,極大提高了農民的工作效率。
據安丘市柘山鎮政府干部王煥青介紹,該鎮因地制宜,在發展蜜薯種植的同時,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帶動村集體增收。引進建設了黃金蜜薯預制菜項目和鮮食甘薯產業園項目2個蜜薯深加工項目,大幅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滿足新的消費需求,促進規模生產、加工轉化、品牌營銷融合發展,向產業鏈、價值鏈更高層次邁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