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揣著病人
退休多年,李伯藩卻沒了休息時間
遇到急癥病人
李伯藩經常放下碗筷就走
一頓飯經常反復熱上兩三次
哪怕過年,李伯藩家也常常病患盈門
他說:“沒有病,誰會上門找醫生?
過年找醫生,肯定是急癥。”
如今
81歲高齡的李伯藩
還是會看完診室最后一個病號才去吃飯
他白天義診八九個小時
晚上還要抽出兩個小時
通過郵件和電話遠程診療
“不要掛號費,
就能幫病人省出一劑藥錢”
有人替李伯藩算了筆賬:
一個人掛號費即便只有8塊錢
十幾年收入也有兩三百萬
碰上患者送錢,李伯藩都會婉拒
有病人把錢塞到他手里
他就用處方把錢一卷,再還給病人
來找李伯藩看病的
大多都是疑難雜癥
有的人甚至因為看病花光了積蓄
“中藥便宜,貴的也不過幾十塊
不要掛號費,就能幫病人省出一劑藥錢。”
2001年夏天
本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李伯藩
卻拒絕申報
他說“國家給我的工資夠生活就行了,
我不要什么津貼。”
“如果想發財,就改行,
不要當醫生”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二十出頭的李伯藩被派去偏遠的拉烏彝族鄉
負責建立衛生院
“那時的拉烏,不是缺醫少藥
是根本無醫無藥,有病也沒地方看。”
李伯藩找到當時的賓川縣領導
“我們不要錢
只要縣里承認醫院資質、批準編制
其他的我自己想辦法。”
1982年11月
賓川縣中醫院正式成立
李伯藩成為第一任院長
8間舊平房、幾箱從縣醫院搬來的藥材
是醫院的全部家當
偶有患者發脾氣
李伯藩要求職工
“病人把口水吐到臉上,擦了就是,
但過后要找出病人吐口水的原因;
如果想發財,就改行,不要當醫生。”
懸壺濟世,醫者仁心
沒有一句豪言,不圖一絲名利
醫治好每一個患者
就是李伯藩畢生的志向與追求
81歲的他依舊在用無言的行動
展現“蒼生大醫”的深厚內涵
李老,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