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倩告訴《中國慈善家》,自己了解到,被困三亞的上海人挺多,以至于有網(wǎng)友調侃“今天滯留在三亞,和四五月份滯留在上海的是同一撥人”。
卡卡也是上海人,來三亞是為了參加朋友原計劃在8月6日舉行的婚禮。
在8月3日,她到三亞后,在皇冠假日酒店僅住了一晚,第二天酒店突然被征用,游客需自行解決住宿問題。無奈之下,卡卡住到了朋友家。隨后,朋友小區(qū)被封,足不出戶。
卡卡曾嘗試改簽機票提前回上海,她還特意打電話咨詢了上海12345,得到的答復是:“滯留三亞的上海市民可以返滬,沒問題。”
隨后,卡卡兩次改簽機票、退了重買了,但都是因為核酸時效未能進入三亞機場。
“感覺政策天天在變,而且是臨時的,從上飛機要48小時核酸到48小時內(nèi)兩次核酸檢測,后來又變成48小時內(nèi)兩次核酸且間隔24小時以上,這導致很多人無法改簽機票,有些人改簽完也進不了機場。”卡卡說。
卡卡告訴記者,她朋友的婚禮已經(jīng)是第二次撞上疫情了——朋友最先計劃4月份在上海舉辦婚禮,趕上了上海疫情,推遲到8月,地點改到了三亞,莫名其妙地又趕上了疫情……
8月7日零時起,上海楊浦區(qū)長海路街道相關路段解除管控,全市疫情風險區(qū)“清零”,實施常態(tài)化防控措施。有已返滬的游客收到了海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短信:因為近期有三亞涉疫風險區(qū)旅居史,回到家后要向所在社區(qū)進行報備,完成3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和2次核酸檢測,期間非必要不外出。
潘倩說,這次的經(jīng)歷讓她“怕了”,未來所有的旅行計劃都要取消,真正要做到“非必要不出滬”了。
“這次人在異鄉(xiāng),心情完全不一樣,未知的因素更多。”潘倩說,“不怕隔離,就怕未知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