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陳春花一月工資多少?
據媒體公開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6年,陳春花從新希望拿到的薪酬分別為70.8萬、97.5萬、141.54萬及68.75萬元,合計達378.6萬元。但新希望的營收卻從2012年的732億元,減至2015年的615億元,凈利潤雖從22億元增至近30億,可其中超70%來自民生銀行的投資收益。
陳春花在學歷被扒之前,身上的光環加身:北京大學商學院的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寬誠講席的教授。這樣的金字招牌,放在哪里都是萬眾矚目的存在。
但是,她卻在得意忘形中挑動了華為公司的神經,網絡上流傳的一篇萬字長文,就是她對華為公司的解讀,她儼然成了華為公司背后的軍師。這還不是最主要,關鍵是她的文字里大多是夸大不實的內容。
華為公司是民族的驕傲,它有著自己的脊梁,自然不愿意被她所左右,為了獨善其身,華為公司直接發布聲明,撇清和她之間的關系:她所發表的言論不過是自己的片面之詞,華為公司并不了解她的為人,而陳春花教授也不可能全面的了解華為。
華為對于打著自己的幌子販賣課程的陳春花教授可以說連一點臉面也沒有給。這看上去做得似乎有些決絕,但是對于這樣以販賣假貨為得計的陳教授來說,出了這樣的不留情面,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能把她從高高的講臺上拉下來嗎?
華為公司這樣做,只是想保持自己的清譽,本沒有想要把陳春花教授從高高的講臺上拉下馬的意識。這都能作假,還有什么不能作假呢?好事者于是對陳春花教授的過往做了一個徹底的“問候”。不問候還好,是一個人才;而這一問候,問題就出來了——博士畢業于愛爾蘭歐洲大學,這不就是一個野雞大學,假文憑的制造工廠嗎?
愛爾蘭歐洲大學是一所不規范的院校,他不僅沒有獲得中國教育部的認可,連愛爾蘭自己的教育部也不認可啊!
輿論就在這一刻引爆了,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聘請她做博士后的南京大學和最后聘請她當商學院院長的北京大學。
人們為什么會如此憤怒呢?胡錫進的話講得很明白:“(她)后來炙手可熱,有她的能力,但假學歷永遠是污點,輿論很難寬恕。因為學歷被當成了普遍的門檻,其中包括了一些被廣泛認同的信息,它不僅衡量了擁有者的智慧,還意味著事件、金錢及辛苦的付出,它是社會公平的一個籌碼。一個人如果學歷造假,就是規避競爭的投機取巧,是對他人努力和付出的嘲弄。”
當下,能力和學歷一樣重要,而學歷比能力更重要。如果陳春花沒有這個假博士學位,她能在南京大學做博士后嗎?她能順利入職北京大學,還能當商學院的院長嗎?絕無可能。學歷就是就業的第一塊敲門磚,沒有這一塊磚,你連門都進不去,你有能力誰能看見?
盡管許多企業和高校都高喊著要重視個人的能力和素養,但是在招聘的時候,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現在就是當保安,去街道辦,都是碩士了,你沒有進得去嗎?這就是不爭的事實,還有第二個說法嗎?
出事之后,面對著來勢洶洶的輿情,陳春花選擇了三緘其口,再也沒有出現在公共場合,而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也是始終一言不發。他們為什么配合的這樣默契?就是因為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存在著用人不明的問題,這個責任他們是難辭其咎的。
沒想到,陳春花教授在等待一個機會。昨晚,佩洛西竄臺引起了全國上下的廣泛關注。她就選準了這個時間點, 發了一篇長文,對自己學歷造假的問題作了說明。她的文字里的信息是不是真實的,沒有多少人關注,但是她選擇辭職,每一個人都看到了。
而隨后,北大也發布了一個簡短的聲明,稱,學校按程序終止其聘用合同。
這前腳趕后腳的,你說他們之間沒有進行過溝通,誰能相信呢?但是結果一樣:陳春花通過辭職來及時止損,而北大也因此而保留了自己的顏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