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公司大幅縮減定增規模 部分定增破發跌幅超30%】由于歷經三季度的大幅調整,不少上市公司出現定增價和股價倒掛的慘劇,為了自救,上市公司紛紛下調增發價。據信息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23家上市公司更改了定增價格,有些甚至還不止更改了一次。
由于歷經三季度的大幅調整,不少上市公司出現定增價和股價倒掛的慘劇,為了自救,上市公司紛紛下調增發價。據信息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23家上市公司更改了定增價格,有些甚至還不止更改了一次。
多數下調定增規模和價格
經歷了三季度大幅調整之后,股價大幅下挫,為了能夠保證再融資順利進行,上市公司紛紛“放低身段”,修改定增方案,不是下調規模,便是下調增發價,有些甚至是雙雙下調,部分公司甚至是多次下調。
格力地產12月4日公告稱,公司擬再度調整2015年度定增預案,其中擬將募資上限由45.7億元下調至30億元,發行底價擬由24.37元/股下調為19.16元/股,調整后發行數量不超過15657.62萬股。經調整后,公司此次募投項目由6個縮減至4個,其中“海島綜合開發項目”、“珠海海控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增資項目”不再保留;“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投入募資由13.7億元下調至9億元;“香洲港區綜合整治工程”、“珠海洪灣中心漁港工程”及“珠海格力海岸游艇會工程”項目保持不變。
這已是時隔不到3個月,格力地產第二次修改增發方案了。9月14日,格力地產公告稱,公司擬將4月27日定增方案中的發行數量,從不超過2.46億股下調為不超過1.88億股,募資總額由不超過60億元下調為不超過45.7億元,發行價仍為24.37元/股。
而格力地產今年4月底的原計劃則是擬以24.37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數量合計不超過2.46億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60億元。
信息時報記者根據公告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已有23家公司調整了增發方案。
部分定增破發跌幅超30%
不過也有部分“幸運”的公司趕在了大調整之前完成增發,但由于這一波調整來勢洶洶,即使定增價有一定的折價,也難以填補。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已實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有624家,股價跌破定增價的有50家,占比約8%。其中,破發率超過30%的個股為7只。目前破發率靠前的個股是芭田股份、銀江股份、國金證券、萬順股份、安徽水利、三愛富等。
以目前破發率最大的芭田股份看,該公司7月份向華安基金和東海基金定增165.45萬股,定增價28.73元/股,而芭田股份的最新價為14.16元,較定增價跌幅超過50%。不過,雖然定增后股價出現了較大的下跌,但芭田股份此次定增規模并不大,募資總額不到5000萬元,兩家基金公司認購定增股份,浮虧的絕對金額也不算多。
錢景財富CEO趙榮春表示,再融資的時間點選擇確實十分重要,如果市場好的時候,定增就是香餑餑,由于定增價大幅低于市場價,機構為了要份額可能追著上市公司跑;而市場不好時,為了拉攏住機構,上市公司也要絞盡腦汁地籠絡,雙方之間的關系好似蹺蹺板。此外市場熱的時候,由于融資容易,上市公司也會產生沖動情緒,啥項目時髦就上啥,但最終能不能做起來,也不好判斷,因此不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考慮,由于定增有鎖定期,一般是熊市參與定增獲利的可能性較大,而牛市參與定增很有可能成高位站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