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以來,由于上游季節性供應旺季到來,加之受下游庫存高企、出口受阻以及終端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滬膠連跌三個月。隨著產業鏈以及系統性風險逐漸釋放,9月膠價得到支撐,主力合約1601在11000—12000元/噸區間震蕩。
輪胎市場不振 天然膠連跌三月
下游市場進一步萎縮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為47.2,創出2009年3月以來新低,且已經連續第7個月低于50榮枯線。終端汽車銷量數據顯示,8月乘用車銷售142萬輛,同比下降3.4%;1—8月累計銷售1278萬輛,同比增長2.6%。今年二季度以來,單月銷量持續弱于去年同期,拖累乘用車累計同 比增速放緩。
此外,8月商用車銷售24.6萬輛,同比下降0.6%,累計同比下降12.4%。其中,分項數據中對天然橡膠需求最為直接的重卡銷售單月同比下降達28.9%,累計同比下降達30.3%,是拉低商用車整體銷量的重要原因。
輪胎
方面,因美國對中國出口輪胎開始征收高額的“雙反”關稅,8月,輪胎產量、出口下降明顯。8月,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8140萬條,同比下降 13.8%,累計同比下降達15.5%;出口3761萬條,同比下降13.5%,累計同比下降5.8%。為防止產成品庫存過高,企業主動壓低開工率,截至 9月25日當周,山東地區輪胎企業全鋼胎開工率62.3%,同比下降12.7%;國內輪胎企業半鋼胎開工率62.1%,同比下降達26.1%。
輪胎企業開工率、產量同比降幅與出口保持相對一致,表明輪胎企業對終端需求認識較充分,產需匹配,產成品過剩的情況保持相對穩定。預計輪胎整體出口將繼續 受到美國“雙反”影響,企業一方面通過海外建廠繞開政策阻礙,另一方面則通過開辟新的出口目的地來緩解美國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
進口企穩推動原料庫存回升
根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公布的數據,8月,主產國天然橡膠產量98.3萬噸,同比增長6.7%,累計下降1.1%。盡管越南單月產量同比下 降13.6%,但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產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5.3%、4.2%以及18.8%。國內年初受天氣影響造成開割較晚,產量累計同比下降 4.8%,但隨著生產旺季的到來,單月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0%。
8月,天然橡膠(含復合膠)進口29.1萬噸,同比增長6.7%,累計下降5.8%。從分項數據來看,煙片表現突出,進口2.4萬噸,環比增長 29.5%,同比增長40.2%;標膠進口20.8萬噸,環比下降3.1%,同比增長81.8%;受國標執行影響,復合膠進口進一步下降,8月僅進口 2.5萬噸,環比下降12.6%,同比大降77.8%。
不過,8月進口增長并非來自下游需求增加。9月以來,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呈持續增長態勢,截至9月底,總庫存達到18.16萬噸。據了解,合成膠月度庫存 變動不大,因而扣除合成膠后的天然橡膠(含復合膠)庫存環比增長40.1%,同比增長17.4%。目前,保稅區內復合膠庫存已不足1萬噸,因而天然膠庫存 增加是推高總庫存走高的重要力量,保稅區庫存變動結構及趨勢與進口情況相符。
此外,現貨市場需求疲弱促使企業加大套期保值力度。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和注冊倉單達到歷史高位:截至9月底,庫存為20.6萬噸,倉單15.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4.0%,29.3%,對遠月期貨合約價格形成壓制。
綜合產業鏈上下游來看,當前,天然膠市場并未出現利好信號。以時間換空間,也許要等到國內進入停割季,滬膠才有可能出現反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