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
隨著國內汽車工業和工業的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合成橡膠產業開始面臨生產能力過剩、原料供求失衡、下游需求競爭激烈的局面。
由于受到世界經濟大環境、國內市場及丁二烯原料支撐等多種因素影響,合成橡膠產量大大低于產能的增長,大量裝置產能沉積。同時,由于受到世界天然橡膠庫存 上升、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國內合成橡膠產業長期獲得超額利潤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不少新建項目投產運行后即面臨虧損。
國內自主設計建設的中國石油蘭州石化橡膠廠年產5萬噸丁腈橡膠生產線
“產能結構性過剩是目前的一個主要矛盾,產能利用率較低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文榮對說,“我們主要合成橡膠裝置能力、生產量、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前幾年的無序發展導致無效產能比例較大,同質化產 品發展太快。2014年年底主要合成橡膠產能518萬噸,全年產量卻不到300萬噸,同時進口量達到126萬噸左右。進口產品擠占國內市場導致裝置開工率 逐年下降。”
周文榮認為,一直到2020年,國內八大主要合成橡膠品種的產能都將接近甚至高于實際消費量。加之進口量還會比較大,中國合成橡膠產品必須提升競爭力,走向世界。
面對產能過剩嚴重、下游需求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中國合成橡膠產業該如何發展?
“總體來說就是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產品品質,一是加強售前售后服務。這是當前行業發展的總趨勢。”周文榮說,“我們的產能已經足夠,我們產品品質、服務有待達到下游用戶的要求。”
他認為,新常態下只發展通用產品是沒有前途的。尤其是新進入行業的企業一定要慎重決策,科學評估競爭能力,防止投資失誤。
周文榮還說,現有生產企業要針對下游市場的消費特點,積極進行前瞻性和加工應用研究,開發專用牌號,利用差別化的產品擴大盈利空間。
周文榮指出,行業應重點以國內合成橡膠的品質提升來擴大市場份額,以高檔新品種開發、應用技術開發和市場服務為導向,加快新產品市場開拓。
同時,發揮合成橡膠固有的產品優勢,以合成橡膠的產品性能優勢,提高合成橡膠使用比例,加大非輪胎領域合成橡膠市場應用比例。產品要適應下游產品升級需要,增加符合綠色輪胎需要及可提升后續產品品質的專用料;開發環保產品,實行綠色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符合環保要求。